钓鱼邮件攻击软件病毒感染,钓鱼邮件是传播勒索
作者:hacker | 分类:破解 | 浏览:118 | 日期:2022年10月09日目录:
请问,别人给我发了邮*件,我点开了,看了一下会中毒吗?邮*件是钓鱼邮*件。
楼主你好
只看文字没事的
在你不点击邮件中的任何连入外站的链接,不运行邮件附件中任何的文件,而你的系统已经将所有高危漏洞都补上的情况下
要中病毒须两个条件:
1、那人掌握着邮件公司未发现的邮件系统漏洞,如网易公司,sohu公司,才可以将病毒代码嵌入其中,否则病毒代码会被过滤的
2、那人手里掌握着微软未发现的攻击漏洞,才能在你不做任何其他操作的情况下使嵌入的病毒代码运行
钓鱼网站就是用病毒木马的网站,用各式欺诈引诱的方式让你点击进去,从而使你的电脑感染木马。然后黑客通过木马侵入你的电脑控制你的电脑,你的电脑就会熟称为肉鸡。也就是任人宰割啦。
【预防钓鱼网站】(用腾讯电脑管家举例说明)
1、安装杀毒软件,然后开启相应的防火墙
(打开腾讯电脑管家——实时防护——网页防火墙开启)
2、不要进奇怪的网站,自己不要轻易点击。腾讯电脑管家有全国更大最全的钓鱼网站数据库,可以有效防止被骗。
(打开腾讯电脑管家——反馈——JU报可疑网站)腾讯电脑管家官网,也是有的
工作人员会在几个工作日内,分析处理你所举报的网站,并尽快给你答复的。
多举报一个网站,互联网就多一分安全
钓鱼邮件是传播勒索软件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邮件传播是目前互联网上常见的病毒传播方式。攻击者通过利用当前热门字样,在互联网上撒网式发送垃圾邮件、钓鱼邮件,一旦收件人点开带有勒索病毒的链接或附件,勒索病毒就会在计算机后台静默运行,实施勒索。
*** 钓鱼电子邮件通常设计为看起来像是来自受信任公司的官方消息。然而,当收件人点击电子邮件中嵌入的看似无害的链接时,恶意软件可能会直接下载到他们的设备上,或者打开恶意网页,下载恶意软件或要求输入凭据、帐号或其他有价值的数据等个人信息。
防护建议
(一)定期做好重要数据、文件的异地/异机容灾备份工作,重要系统应采取双活容灾备份。
(二)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定期开展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
(三)及时更新升级系统和应用,修复存在的中高危漏洞。
(四)安装白名单软件或主流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库,定期进行全面病毒扫描查杀。
(五)在系统中禁用U盘、移动硬盘、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不要使用/打开来路不明的U盘、光盘、电子邮件、网址链接、文件。
如何预防被钓鱼邮件攻击
预防被钓鱼网站攻击要做到五要和五不要。
五要
1、要安装杀毒软件
安装杀毒软件钓鱼邮件攻击软件病毒感染,定期更新病毒库并进行全盘扫描钓鱼邮件攻击软件病毒感染,对于发现钓鱼邮件攻击软件病毒感染的漏洞或者病毒进行及时封堵及清理。对于下载钓鱼邮件攻击软件病毒感染的邮件附件需进行扫描,确认没有病毒后方可打开。
2、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首先设置的邮箱密码应符合强密码规则,即至少8位以上,包含数字、大小写字符、符号中的至少3种,且不为常见的默认密码等。
其次应加强防范意识,不应将邮箱账号密码明文方式存储在电脑中或以便利贴的方式贴在电脑上,不随意告诉其钓鱼邮件攻击软件病毒感染他人自己的账号密码,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告知的,在使用完成后需更新密码。最后需定期(一般为90天)更换密码。
3、要提高甄别能力
重要事件一般不会只通过邮件的形式通知,会提前通过公文、或者通知相关信息员的方式进行通知。对于重要通知首先需要识别发送方是否为真实的公司邮箱地址,其次可 *** 邮件发送方或者询问相关管理员进行进一步确认。
4、工作邮件要使用企业邮箱收发
使用企业邮箱收发工作邮件,并且不使用企业邮箱注册各类非工作网站。企业邮箱一般能够有效过滤垃圾邮件或钓鱼邮件,强制使用复杂登录密码,并对登录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邮箱是否存在异常使用情况。
5、要做好重要文件的备份和清理
及时清理邮箱,对于包含敏感信息的邮件及时下载及删除。重要文件定期离线备份,防止被攻击后丢失。敏感邮件或者附件应加密发送,解密密码通过其他手段另行发送。
四不要
1、不要轻信发件人地址中显示的发件人名
发件人地址中的“显示名”可以随意变换,需要注意具体的发件人邮箱地址,即使发件人地址信息为真实可靠的,但对于邮件主题有疑议,可以直接与邮件发件人 *** 联系以防被钓鱼。
2、不要轻易点开邮件中的链接
不要轻易点击邮件中的链接,特别是如收到的是系统升级、账号停用等之类的紧急通知邮件,应与系统管理员进行确认,点开链接时也需要确认链接指向地址是否为系统地址。
3、不要在公共 *** 登录个人邮箱或银行账户
由于公共 *** 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手段,很容易被攻击和监听,建议不要在这种 *** 中执行登录电子邮箱、银行账户、通信软件等敏感操作,以防账号被窃取。
4、不要在公网上随意发布个人敏感信息
由于 *** 的开放性,所有在公网上发布的信息都容易被攻击者利用(包括论坛、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攻击者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开展定向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