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2000万开房数据太大,2000万开放房数据网站

作者:hacker | 分类:破解入侵 | 浏览:92 | 日期:2022年09月06日

目录:

数据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数据时代,在充分挖掘和发挥大数据价值同时,解决好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刻不容缓。”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在贵阳参会时指出。

员工监守自盗数亿条用户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获了一起特大窃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

被窃取的用户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医疗、社交和银行等领域数亿条,随后这些用户个人信息被通过各种方式在 *** 黑市进行贩卖。警方发现,幕后主要犯罪嫌疑人是发生信息泄漏的这家公司员工。

业内数据安全专家评价称,这起案件泄露数亿条公民个人信息,其中主要问题,就在于内部数据安全管理缺陷。

国外情况也不容乐观。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联网巨头雅虎证实,在2014年至少有5亿用户的账户信息被人窃取。窃取的内容涉及用户姓名、电子邮箱、 *** 号码、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陆密码。

企业数据信息泄露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 *** 黑灰产运作牟利,内中危害轻则窃财重则取命,去年8月,山东高考生徐玉玉被电信诈骗9900元学费致死案等数据安全事件,就可见一斑。

去年7月,微软Window10也因未遵守欧盟“安全港”法规,过度搜集用户数据而遭到法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CNIL的发函警告。

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随着数据资源商业价值凸显,针对数据的攻击、窃取、滥用和劫持等活动持续泛滥,并呈现出产业化、高科技化和跨国化等特性,对国家和数据生态治理水平,以及组织的数据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战。

当前,重要商业网站海量用户数据是企业核心资产,也是民间黑客甚至国家级攻击的重要对象,重点企业数据安全管理更是面临严峻压力。

企业、组织机构等如何提升自身数据安全能力?

企业机构亟待提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大数据安全威胁渗透在数据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大数据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源、大数据加工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服务等环节的各类主体都是威胁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记者分析称,大数据安全事件风险成因复杂交织,既有外部攻击,也有内部泄密,既有技术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术新模式触发的新风险,也有传统安全问题的持续触发。

5月2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称,互联网日益成为经济社会运行基础, *** 数据安全意识、能力和保护手段正面临新挑战。

今年6月1日即将施行的《 *** 安全法》针对企业机构泄露数据的相关问题,重点做了强调。法案要求各类组织应切实承担保障数据安全的责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现升介绍,实际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发布过《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明确要“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提升基础设施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业和机构还并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数据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据什么标准作为衡量。”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数据安全管理尚处起步阶段,很多企业机构都没有设立数据安全评估体系,或者没有完整的评估参考标准。

“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国标申请

数博会期间,记者从“大数据安全产业实践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为解决此问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职能部门与数据安全领域的标准化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企业协同,着手制定一套用于组织机构数据安全能力的评估标准——《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标准是基于阿里巴巴提出的数据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 *** M)进行制订。

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监郑斌介绍D *** M。

作为此标准项目的牵头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监郑斌介绍说,该标准是阿里巴巴基于自身数据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成果D *** M拟定初稿,旨在与同行业分享阿里经验,提升行业整体安全能力。

“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安全从来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业的事。”郑斌称,《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订还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公安三所、清华大学和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业内权威数据安全机构、学术单位企业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见。

近 3 年来,国内都有哪些比较严重的黑客入侵事件?

0、github 遭受来自我国加农大炮发出的DDOS攻击(百度担当了本次黑锅侠)

2015年3月份,攻击者劫持百度广告联盟的 *** 脚本并将其替换成恶意代码,最后利用访问中国网站的海外用户对GitHub发动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1、大陆境内所有通用顶级域遭DNS劫持(被Big Brother恶意Hack)

2014年1月21日,大陆境内所有通用顶级域(.com/.net/.org等)遭DNS劫持,所有域名均被指向一个位于美国的IP地址(65.49.2.178)。根据 *** 上资料显示,该IP地址属于美国Sophidea公司所有,而Sophidea公司的大客户之一就是著名的加密 *** 软件XX门的母公司。

2、Lizard Squad劫持联想域名,并泄露部分公司邮件

2014年2月25日,联想域名遭劫持,业内人士预测可能与联想近期收到的大量公开指责有关,该公司的电脑被捆绑了称为快鱼(Superfish)的加密广告程序,引起大量用户不满。在公众的压力下,联想最终决定删除软件,向受影响的用户道歉。

3、携程信息“安全门”事件敲响 *** 消费安全警钟

2014年3月22日,携程网被指出安全支付日志存在漏洞,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电商如何对用户信息进行保护引发人们思考。

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 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号、卡CVV码、6位卡Bin)

4、温州地区有线电视大面积被黑,播放敏感反动内容

2014年8月1日,浙江省公安厅官方微博通报,温州有线电视 *** 系统市区部分用户的机顶盒遭黑客攻击,出现一些反动宣传内容,影响了群众正常收看电视,造成了不良影响。

5、江苏公安厅:海康威视监控设备有隐患 部分设备已经被境外IP地址控制

2015年2月28日,江苏省公安厅下达《关于立即对全省海康威视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全面清查和安全加固通知》

6、Apache Struts2连续爆多个高危漏洞,影响国内数百万信息系统安全

2013 年 7 月的 Struts2 漏洞实际带来多大影响? - Java

7、[心脏流血]OpenSSL “Heartbleed”漏洞

OpenSSL 的 Heartbleed 漏洞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 信息安全

8、[破壳]Shellshock漏洞

Shellshock的破坏性有多大?有哪些潜在的攻击方式? - 互联网

9、[贵宾犬]Google发现SSL 3.0漏洞,让黑客有可乘之机

2014年10月17日,一个存在于 SSL 3.0 协议中的新漏洞于今日被披露。该漏洞被命名为“贵宾犬”(降级传统加密填充提示),通过此漏洞,第三方可以拦截通过采用 SSL 3.0 的服务器传输的重要信息。

10、阿里巴巴宣称遭受互联网有史以来更大的DDOS攻击

阿里云的安全产品是如何抵御互联网史上更大一次 DDoS 攻击的? - *** 安全

11、网易全线线上服务遭受大规模DDOS攻击

2015 年 5 月 11 日,网易骨干网宕机是怎么回事? - 计算机

13、chinanews被黑涂改首页

怎么看中新网网页被黑一事? - 新闻

你不太清楚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

仅公安部一年查获被盗取各类公民个人信息就有近50亿条,而这可能只是泄露信息一小部分,2011年,互联网泄密事件引爆了整个信息安全界,导致传统的用户+密码认证的方式已无法满足现有安全需求。泄露数据包括:天涯:31,758,468条,CSDN:6,428,559条,微博:4,442,915条,人人网:4,445,047条,猫扑:2,644,726条,178:9,072,819条,嘟嘟牛:13,891,418条,7K7K:18,282,404条,小米828万,Adobe:1.5亿,Cupid Media:4200万, *** 数据库:大于6亿,福布斯:100万,索尼:1.016亿,机锋网:2000多万,接近10亿多条。

1、快递公司官网遭入侵 泄露1400万用户快递数据

2014年8月12日,警方破获了一起信息泄露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快递公司官网漏洞,登录网站后台,然后再通过上传(后门)工具就能获取该网站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获取了1400万条用户信息,除了有快递编码外,还详细记录着收货和发货双方的姓名、 *** 号码、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

2、机锋网2700万用户数据泄露

2015年1月5日上午,知名微博账号“互联网的那点事”发布消息称,机锋论坛2300万用户数据泄露,包含用户名、邮箱、加密密码在内的用户信息在网上疯传,提醒用户抓紧修改密码。

3、小米800万用户数据泄露

小米论坛被脱裤(数据与官方符合)可能影响小米移动云等敏感信息

4、130万考研用户信息被泄露

国内考研疑似130W报名信息泄漏事件(疑似泄漏到今年11月份,正在被黑产利用)

5、智联 *** 86万条求职简历数据遭泄露

看我如何拿下智联 *** 八十六万用户简历(包含姓名,地址,身份证,户口等等各种信息)

6、12306网站超13万用户数据遭泄露

大量12306用户数据在互联网疯传包括用户帐号、明文密码、身份证邮箱等(泄漏途径目前未知)

7、汉庭2000万开房记录遭泄露

由于安全漏洞问题,导致2000万条在2010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入住酒店的2000多万客户信息泄露。

个人信息保护期待“长新牙”是怎么回事?

“您所乘坐的航班出现故障不能起飞,收到信息及时联系专线4008162378办理变更或退票……”福州市民梁先生在同程网上预订了两张南宁飞往福州的机票,可就在登机前两天,他却收到了机票“退改签”的短信,上面清清楚楚显示着他的真实姓名、证件号码、航班信息。

“到底是谁泄露了我的航班信息?”差点信以为真的梁先生在确认发来短信的号码并非航空公司的 *** 热线后,才明白这是一条诈骗短信,没有上当。但对于自己的信息如何让对方知晓,他却一直想不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大数据等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持续增多。面对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信息买卖、无端骚扰和电信诈骗,公民尚需小心防范,公安机关对个案的打击,也对此类犯罪起到一定的遏 *** 用。但如果因信息安全监管本身存在漏洞,那将会直接导致公民安全受威胁、财产受损害,使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体系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航班被陌生人取消

乘客信息安全存漏洞

“民航旅客订座系统”(Eterm系统),是中国民航信息 ***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信”)开发的订票系统。由于该系统操作界面是黑色背景、绿色和黄色字体,因此又被业内人士称为“黑屏系统”。

作为目前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订票系统,“黑屏系统”面向航空公司、机场、机票销售 *** 等机构,主要提供航空客运业务、航空旅游电子分销等服务。

今年2月,林女士通过一家航空公司官方APP软件预订了一张从北京飞往英国伦敦的机票。4月19日,她突然接到APP发来的信息,称她订的机票已经成功退票。林女士坚称自己从来没有申请过退票,但经该航空公司 *** 确认后,这一行为正是林女士自己通过APP软件操作所致。林女士再次打开APP确认,发现“常用乘机人”中竟然有几个陌生人的资料。这些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开户银行和卡号全都一目了然,另外还有十几条不属于林女士的航行记录也都赫然在列。而林女士的机票,就是其中一个关联人取消的。

这个关联人发现自己收到了从北京飞往英国的航班提示,但自己并没有购票过,便选择了取消。本应安全隐密的订票信息竟毫无保留地呈现在陌生人面前,而对方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任意对这些信息进行修改、取消等操作。

据某机票 *** 商负责人介绍,有权限查看并有可能泄露乘客航班信息的源头,主要有机票 *** 商、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中航信工作人员以及黑客这4大类人群。他们通过不同渠道和权限,在Eterm系统上只需输入乘客身份证号,就能查到包括乘客相应航班的座位、舱位、 *** 号码等详细资料,完全不需要乘客本人的验证。

因此,尽管信息泄露渠道繁多,但源头都指向了Eterm系统。虽然登录该系统需要特定的账号密码,但信息“倒爷”们会通过 *** 、 *** 等 *** 平台向机票 *** 商、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购买账号密码,或者直接通过“黑客”手段,通过软件将一个账号分出数个小号,便可顺利访问中航信的数据库。

事后,虽然航空公司APP工作人员回应称,机票被别人取消是软件系统漏洞才闹出了“大乌龙”,然而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却并不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信息泄露防不胜防

安全监管需兼顾平衡

2013年底,一家为全国4500多家酒店提供 *** 服务的公司因系统存在安全漏洞,致使全国高达2000万条宾馆住宿记录泄露。2015年初至2016年6月,丁某在不法网站上非法下载获取这些宾馆住宿记录等公民个人信息,并上传至自己开办的“嗅密码”网站。

该网站除了能够查询住宿记录外,还提供用户 *** 、部分论坛账号及密码找回功能。其中住宿记录共有将近二千万条,用户经注册成为会员后,可以在网页“开房查询”栏目项下,以输入关键字姓名或身份证号的方式查询网站数据库中宾馆住宿记录(显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地址、住宿时间等信息)。自2015年5月份左右,丁某开始对该网站采取注册会员方式收取费用。一年时间里,“嗅密码”网站共有查询记录49698条,收取会员费191440.92元。此案经审理后,丁某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公安部 *** 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许剑卓分析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已经成为其他各类犯罪的上游犯罪,不管是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等各类犯罪,多数以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为前提。

更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颜茂昆认为,大数据时代,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只有通过流动、共享甚至交易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而这些数据在流动和交易过程中,又极易产生个人信息扩散、失控的危险。因此,处理大数据发展的现实需要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之间的关系应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兼顾,二是平衡。

颜茂昆认为,所谓兼顾,就是在发展大数据的同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只有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在法律的保护下安全迅速地收集和流通,才能够真正地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平衡,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结合点和平衡点,在法律层面为个人信息交易和流动保留了一定的空间。颜茂昆举例说, *** 安全法规定, *** 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这个规定是要严格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对 *** 运营者提出要求,但是同时也为数据提供留下了一些空间。”颜茂昆说。

 “谁收集谁负责”

法律责任界定日渐清晰

当前,不少 *** 运营者因为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的需要,掌握着海量公民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和严重危害后果。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往往存在于信息收集源头到信息倒卖之间的多个环节中。在机票信息泄露事件中,由于从Eterm系统源头到乘客,中间经历了中航信、航空公司、第三方航空APP、机票 *** 商、在线订票网站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性,这也导致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受害者难以 *** 追责。

针对取证难、追责难的困局, *** 安全法明确了 *** 信息安全的责任主体,确立了“谁收集,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其中,第40条明确规定:“ *** 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5月9日,更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更高人民法院、更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13条,进一步明确侵犯公民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其中便对如何处理拒不履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义务行为进行了明确。

颜茂昆介绍说,拒不履行信息 *** 安全管理义务罪主体是 *** 服务提供者。《解释》规定, *** 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 *** 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拒不履行信息 *** 安全管理义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相关联的另一个犯罪是非法利用信息 *** 罪。颜茂昆说,实践中,一些行为人通过建立网站、通讯群组等供他人进行公民个人信息交换、流转、销售,以非法牟利。

根据刑法规定,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利用信息 *** 罪。更高法经研究认为,供他人实施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实际上属于“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

因此,《解释》规定,设立用于实施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情节严重的,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 *** 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许剑卓说,随着《解释》即将从6月1日起实施,公安机关将针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从重点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源头,落实 *** 服务商的 *** 安全防护责任,打击购买、收售、交易、帮助建立平台和通讯群组整个利益链条三方面开展工作。

为切实加大对行业“内鬼”参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的惩治力度,《解释》明确了在认定“情节严重”时,对行业“内鬼”泄露信息的数量、数额标准都要减半计算,降低了入罪门槛。“这为我们更好地打击这类犯罪提供了法律基础。所以下一步我们要追查源头,深挖行业‘内鬼’。”许剑卓说。

与此同时,“一些手机APP会收集和它的业务无关的信息,比如公民行踪轨迹、通话记录,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这些服务商没有依法落实有关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许剑卓称,“下一步,我们将结合 *** 安全法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要求这些服务商落实相关的监管义务。对于未按法律要求、未落实相关义务而导致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我们将根据这次司法解释和 *** 安全法的规定予以严厉打击。”

微信上“来自通讯录”的好友申请,为何有些却是陌生人?

微信上“来自通讯录”的好友申请,为何有些却是陌生人?按正常来说,来自通讯录是你的熟人,只不过你不认识,但也不是绝对性,为什么这样说,假如事先把 *** 号码乱存到 *** 簿上,然后再利用通讯录来查找好友方式来添加,这样对方收到好友的添加消息就会显示来自通讯录,所以别过分相信好友来自通讯录。特别是现在微信官方进行对添加好友这一项严格控制之后,很多朋友为了吸粉,各种手段都用上,陌生人很少人愿意添加,就走假装熟人这一条路,所以他们之一手段就是动用通讯录这一个办法,走通讯录这条路,可以说是目前最安全的手段,因为各种APP为了争取流量这一块,首先让通讯录好友这一块自动导入,这样达到最快的打开流量的方式,因此目前添加好友普遍都是利用通讯录这手段来添加更多的好友。

微信作为一个私人的社交工具,本来应该是朋友间聊天的场所,但却总会收到一些陌生人的好友申请,让大家对自己的微信隐私安全担忧。下面就来看看这些“来自通讯录”的陌生人是怎么回事吧!

“来自通讯录”的陌生人是怎么回事?

其实,所谓的“来自通讯录”,并不是指你的通讯录,而是对方的通讯录。所以,只要对方有你的手机号,将其添加到自己的通讯录中,添加好友时就会有“来自通讯录”的提示。

解决 *** :在“设置—隐私—通讯录”中,开启“加我为朋友时需要验证”,并关闭“向我推荐通讯录朋友”。

接着在“添加我的方式”中,关闭通过“手机号”和“ *** 号”查找功能。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到的就是:陌生人为什么会有我们的手机号码?这就涉及到隐私泄露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隐私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泄露出去的。

1、软件权限不轻易给

对于一些需要获取联系人、位置权限的软件,一定要慎重选择,不要轻易就同意。另外,下载软件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不要在网上随意下载软件。

2、网上测试不要做

现在的网上测试种类繁多,除了明目张胆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外,有些则会在后台悄悄获取,所以,网上测试还是更好不要乱测。

3、不明链接不要点

在微信群上看到不明链接,不要随便点击,以免遇到钓鱼网站,导致手机中毒。

4、免费WiFi不要蹭

现在到处都是免费的WiFi,要学会辨别,对于来路不明的WiFi不要链接,以免落入圈套。手机上的WiFi功能不用时要及时关闭,以免自行连上免密码WiFi。

5、重要信息直接备份到本地

对于涉及隐私的内容,就不要备份到云端,还是直接备份到本地比较安全。

在电脑上下载强力苹果恢复精灵,打开进入软件界面后,按照提示进行操作,不管是聊天记录、图片,都可以直接恢复,导出到电脑上,更加安全。

微信上“来自通讯录”的好友申请,为何很多都是陌生人?

随着手机软件的普及,人们似乎早就习惯了用微信来聊天。而且随着大家交往的越来越多,微信上的好友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大家肯定都遇到过被别人添加好友的情况,虽然显示的是通过通信录添加,但是实际上那些人我们根本不认识。

首先,我们信息的泄漏,导致出现陌生人为好友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通过 *** 购物、注册各种软件,都会出现要我们输入手机号的情况,其实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手机号已经遭到了泄漏。那些不法分子可能把我们的 *** 号码添加到他们的通讯录里,然后用熟悉的方式和我们打招呼,这样就给我们早成了假象,认为添加的人是我们的好朋友,其实却是陌生人。

其次,很多人都买我们的信息。对于很多微商来说,他们需要去多添加好友,因为那些人都意味着是他们的潜在客源,所以他们会向他们购买很多的手机号信息,或者随意在自己的通讯里输入手机号,然后添加对方为好友。

一般通过“好友通讯录”申请加微信好友的按理来说应该都是熟人,但是等到我们放松警惕不假思索的加上对方之后,发现并不认识对方,并且大部分情况下对方帐号不是微商就是处于非正常状态,这些现象都是有原因的。

1.不法分子别有用心。

我们添加为微信好友都要发送验证信息,大部分人的验证信息都是名字或者是双方熟知的事物,这样便可以顺利通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能迅速通过 *** 就是来自“好友通讯录”的申请。这样 不法分子在验证信息输入“好友通讯录”,微信就会显示来源“好友通讯录”,因为很少人会留意这些细节,以此蒙混过关的案例比比皆是。

2.信息泄露。

在 *** 社交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严格的保密自己的私人信息似乎很难。且不说有新闻曝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黑 科技 收集和售卖个人信息。 日常生活中,各种扫码关注送礼品, *** 购物,订外卖,甚至连接陌生WiFi,都有可能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手机号码的泄露。 得到我们手机号码的都是陌生人,因此就不奇怪为什么微信上来自“好友通讯录”都是不认识的人了。

3.瞎猫撞着死耗子。

八成以上的微信用户都将微信号和自己手机号绑定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微信的“添加好友”中任意输入一个手机号就可以查到对方的微信号码。 一些人会为了获得大量的微信用户好友,会连续的输入手机号码,批量添加好友。

这种情况我个人是有亲身经历的,很好奇为什么会有你的 *** 号码?我上次接到一个家乡那边的 *** ,很好奇会是谁打给我,然后接到是一个教育机构,还知道我的学历是什么,问我要提升学历吗!那时候我就很纳闷了,知道我号码没关系,连学历都知道,我可是刚刚毕业,档案都还没转到本地呢,我不知道哪里有泄露!

第二个就是微信上的美女加你好友一般会来自通讯录,可我一点都不知道是谁加的我,好奇就加了,然后群发一段文字给我,卖茶叶的。mmp我就服了,一点基础不打就开车了!这种就不想说了!

第三个是让你投资,什么股票配资,牛股,云交易啊,等等。这都是微信营销手段,说白了就是引流,以前还有扫二维码的,现在可能由于成本高,现在也就手机号码,别人添加你!以上就是我的经历!

“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球上现人口70多亿,我国14人口中能看手机且安装微信的三亿还多,估计一个人一生中先后认识的不足三千,能叫出的名字仅有千余。微信中愿加我好友的陌生人甚多。原因是我被好友们拉入了几个群。偶尔在群里发表点看法,被群友发现,一些从未谋面的人请求与我通联,我来者不拒,在交流中也没有发生不愉快的情况。为人,谨慎虽好,但也不必过于,熟人多了好问路啊![耶][呲牙]

我也经常收到这样的好友申请啊,说是来自通讯录,可是翻遍了通讯录都发现,我并不认识这个人啊!!头像还是一个超级漂亮的 *** 姐!美的不得了啊!

这到底是什么套路,我瞬间有点慌,颤抖着点了同意想看看这是何方妖孽!找我何干!

加上之后, *** 姐先是问我,约吗????哦,忘了说,答主的头像是一个帅气的小哥哥。

啊,不约不约,好学生不约

然后 *** 姐看我拒绝的很直接,就跟我说,那你去看看我的朋友圈吧,有好照片哟。

什么?!好照片?难道是传说中的 *** !

不,我不是那样的猥琐的人,我真的是带着一种好奇她到底要作什么事的心点开了她的朋友圈!

不出所料……买面膜吗亲,我们面膜可以另你的脸起死回生哦?原来是微商!

好气哦,感觉小心灵被欺骗了!

嘿嘿嘿,这些都是微信套路呀,走过最长的路就是你的套路!!

很简单。只要对方把你的号码保存在他的手机通讯录就行。根本不用认识你,更不用经过你允许。也许他随便输个号码正好是你的 *** 号码,又或者他是批量保存的,上千上万个号码里正好有你的号码。这种操作一般都是骗子。

你们回答的这些都没有切中要害。我相信题主也是知道的,就是把陌生人的号码存在自己的通讯录里,那么微信必然显示来自通讯录。

那么你的号码为什么会被她或者他知道呢?这一是,你的信息被倒卖了。其实从你开始拥有之一个号码开始,这种倒卖行为就开始了。就算你没有号码的那些年少的日子里,你的爸爸妈妈一样会接到各种微信添加,什么这个培训那个夏令营的。二是,以前 *** 上各种大规模信息泄漏。比如什么“2000万开房数据”,这里面就有2000万条 *** 号码,有心人只要将这2000万发展千分之一,那也是2万个客户。虽然国家大力打击,但类似这2000万数据网上仍旧能够下载到。

有人可能说2000万数据都是多年前的事了,还有几个人会保留老号码?其实,这是不懂商业的,你想想,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人如果还保留原来的号码,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人都属于忠实的人,如果服务好了,那就是你的忠实客户。现实里争夺这部分客户的哪家不是打得头破血流呢?

这个很简单,就是遇上了有耐心的骗子。

1、有不法分子依靠买卖个人资料为生,买家在买到以后,会把手机号存到他的手机上,然后通过同步通讯录,在通讯录里直接添加。

2、现在腾讯对微信号的监管很严格,例如对新加好友进行大额转账,经常这样操作的账号,一般都会被监管。频繁加好友,频繁被拉黑的也会被监管。

3、这种只加好友不说话的都是在“养号”,为了防止被监管,一般都不说话,这样就可以多待几天,然后被遗忘,然后你就成了比较稳定的好友。

4、用这种操作,把微信号养成像一个正常号的样子,后期拉各种群,进行其他各种活动就显得比较正常。

5、有的为了拉下线,把微信号加超级多的人,达到几千人,看起来他的生意很不错,然后各种想赚点外快的人就有可能交 *** 费啊什么的。

6、都是本着要想发,众人头上刮,骗个几百块,都没法进行追讨。

为什么黑客能知道用户的密码?

无处不在的 *** 黑客

日前, *** 突然曝出大量京东用户数据外泄,有12G的数据包之多,包括用户名、密码、邮箱、 *** 号、 *** 号码、身份证等多个数据,数量多达数千万条。经京东查实,这些数据确实是京东自身的账号数据,只不过泄漏时间要远远早于现在,可追溯至2013年。现在用这批账号登录,依然有很多可以上去。

其实这不过是互联网信息泄露的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流传在各大社工库之间被泄露的账号密码信息的量级已经以T为单位进行计算!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增长当中!可能很多人还对这个数据量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换句话来讲,你跟我说你的注册账号,我能把这个账号所有注册的网站全部找出来,并且登录上去。而且,可以进行任何我想要的操作!

随着社工库的日益庞大,越来越多的用户和网站受到来自撞库攻击的威胁。不单单是账户密码的泄露,在庞大的社工库面前,用户的个人隐私也是岌岌可危。比如如家宾馆2000w数据泄露事件,导致众多会员开房记录曝光于互联网。之一批黑客在得到原始的账号密码之后,会进行之一次“洗库”,利用软件登录这些账号,里面的各种虚拟货币、游戏账号、装备都会被洗掠一空。

洗库完成之后,黑客会把这些账号进行售卖,售卖之后金融类账号比如支付宝、网银、信用卡、股票的账号和密码,则可以用来进行金融犯罪和诈骗;其他可归类的用户信息,如学生,打工者,老板等,多用于发送广告,垃圾短信,电商营销。也有专门的广告投放公司,花钱购买这些分门别类的信息。

作为中国千万网民中的一个,你可能觉得,我不用网银,打游戏不充钱,我没有什么被黑的价值,所以黑课是不会来光顾我的。其实不然,每一个使用互联网服务的用户,在享受快捷方便的时候,都把自己暴漏在了风险之下。不是黑课会不会值得黑你,而是你有没有可能被波及。下面是几条建议有利于你规避风险。

(1)重要网站/APP的密码一定要独立,猜测不到,或者用1Password这样的软件来帮你记忆;

(2)电脑勤打补丁,安装一款杀毒软件;

(3)尽量不使用IE浏览器

(4)支持正版,因为盗版的、破解的总是各种猫腻,后门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5)不那么可信的软件,可以安装到虚拟机里;

(6)不要在公共场合(如咖啡厅、机场等)使用公共无线,自己包月3G/4G,不差钱,当然你可以用公共无线做点无隐私的事,如下载部电影之类的;

(7)自己的无线AP,用安全的加密方式(如WPA2),密码复杂些;

(8)离开电脑时,记得按下Win(Windows图标那个键)+L键,锁屏,这个习惯非常非常关键;

发表评论

访客 游客 2022-09-06 · 回复该评论
办法,走通讯录这条路,可以说是目前最安全的手段,因为各种APP为了争取流量这一块,首先让通讯录好友这一块自动导入,这样达到最快的打开流量的方式,因此目前添加好友普遍都是利用通讯录

访客 游客 2022-09-06 · 回复该评论
不要链接,以免落入圈套。手机上的WiFi功能不用时要及时关闭,以免自行连上免密码WiFi。5、重要信息直接备份到本地 对于涉及隐私的内容,就不要备份到云端,还是直接备份到本地比较安全。 在电脑上下载强力苹果恢复精灵

访客 游客 2022-09-06 · 回复该评论
部分,2011年,互联网泄密事件引爆了整个信息安全界,导致传统的用户+密码认证的方式已无法满足现有安全需求。泄露数据包括:天涯:31,758,468条,CSDN:6,428,559条,微博:

访客 游客 2022-09-06 · 回复该评论
聊天。而且随着大家交往的越来越多,微信上的好友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大家肯定都遇到过被别人添加好友的情况,虽然显示的是通过通信录添加,但是实际上那些人我们根本不认识。 首先,我们信息的泄漏,导致出现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